我們知道中國經濟迅速發展,也在迅速的城市化,城市生活方便,生活質量大大提高。但也帶來了很多城市化的問題。比如:如何進行垃圾處理和減量,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2018深圳市垃圾分類大講堂
我自己是深圳垃圾分類減量推廣大使,三年前我就很爽快的答應下來。說到垃圾分類,我們小的時候還是配給制計劃經濟,生活都是比較不容易的。所以節儉、節約、不浪費那是傳統的,這種傳統應該到現在,我覺得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那我們就叫做不忘初心吧。
當改革開放物質極大豐富,生活慢慢改變了,反而你發現垃圾是越來越多,越來越不好來處理,當成社會很大的問題。
我和萬科如何走上社區垃圾分類的道路
90年代末,萬科在武漢有個項目叫四季花城,在湖邊四季如春。當時拿這個項目的時候發現離這個項目兩公里的地方有一個垃圾處理場,當時了解到情況說這個垃圾處理場在兩年之內就關閉,推算了一下,一個項目拿下來,規劃、建設、交付使用是三年之后,等業主入住的時候垃圾場已經關閉了,所以我們認為沒問題。
但是這個項目進行的很順利,但垃圾場卻沒有停,加上夏季吹東南風,焚燒垃圾的氣味嚴重影響已入住業主的生活。就構成了叫萬科四季花城垃圾場事件。
就在此時,我要去武漢大學演講。業主得知消息后,要來演講現場“找王石要說法”。武漢公司很緊張,建議我回避。我回答:為什么要回避?問題歸問題,但是不能回避。我說如果我講演業主沖進現場,也沒什么不好的,你就把它講出來嘛,他沖擊現場,你把實話講出來,我們一塊兒配合政府去解決這個問題。
趕去演講途中,車被四季花城業主攔住了。我表示,武大演講結束后,會專門去跟大家見面。當時我做好了業主沖擊現場的準備,但是他們沒有這么做,這令我感動。我決定改變行程,第二天去四季花城主動見投訴業主。后來自己親自到垃圾場去感受,沒想到,這一看,竟看出點端倪來。
這個垃圾場是由世界衛生組織資助的,當初的設計標準很好,有詳細的操作規范:倒一車垃圾,立馬覆蓋一層泥土。覆土不僅能把臭味壓住,還造出一種無氧的環境,就不會發臭了??涩F狀是什么呢?為了節省成本,垃圾倒完不覆蓋,敞開一天,甚至幾天都不覆蓋。垃圾在武漢的高溫炎熱下腐敗,招來蚊蠅,加重了污染。
因為垃圾場敞著,進而有許多拾荒者進來翻撿,垃圾與空氣充分接觸,臭味更加濃烈、散發。拾荒者撿電線的收入最高,撿到電線后在垃圾場外燒電線皮,燃燒產生二惡英,連同垃圾的氣味一起飄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