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從生態環境部的兩則信息中,可以看出垃圾焚燒行業的環境監管再一次被加碼。一是6月2日,生態環境部環境監測司司長柏仇勇介紹,生態環境部將組織針對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企業自行監測情況進行抽查抽測;二是6月12日,生態環境部公開2020年第一季度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環境違法行為處理處罰情況,多起涉及煙氣排放數據異常未及時標記問題,其中臺州旺能還涉及存在虛假標記被處罰。
生態環境部計劃抽查垃圾焚燒企業自行監測情況
愈加強調企業要“自證清白”
“自證清白”是企業環境責任的體現,不管是《環境保護法》還是《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都明確規定了企業需要承擔環境責任,需要對于自行監測數據負責。這也是上文說到的兩則消息中的一個共同點,都在關注垃圾焚燒企業的自行監測數據。自行監測數據是企業以自身為主體開展監測得出的數據,一般分為兩種,一是自動監測數據,另一種是企業手工監測數據。因為要保證數據的客觀性,所以,這兩種數據都需要第三方的環境監測公司提供協助服務。
監測數據是為了客觀準確的展現企業排污狀況存在的,也正因為如此,監測數據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高度,因此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就顯得尤為重要。另外,這個月還有一則新聞值得注意,武漢華測因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被撤銷了資質。湖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的通告顯示,武漢華測公司在對咸寧市中德環保電力有限公司委托開展的環境監測活動中,出具環境監測報告存在偽造、篡改數據、出具虛假檢驗檢測報告的違法事實。通告中提到的咸寧市中德環保電力有限公司就是一座垃圾焚燒企業,這件事的發生可能也是生態環境部計劃開展垃圾焚燒企業自行監測抽查的原因之一。
武漢華測因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被撤銷資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