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垃圾分類工作推進過程中,江蘇省泰州市聚焦“集中處理率”這個前期短板,重點問題重點解決,經過1年努力,取得明顯成效。
一、確保無害化處理率
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一直是垃圾處理的首要任務。泰州市集中力量保證生活垃圾處理廠的高效運行,無論是焚燒發電廠還是個別填埋廠,都進行重點監管,目前每天的處理量穩定在2800噸左右。
面對生活垃圾量居高不下的情況,泰州市在確保處置企業不超負荷運轉的前提下,協調溝通開辟外運通道?,F在,泰州市每天3500噸生活垃圾全部實現無害化處理。
同時,泰州加快市本級垃圾焚燒發電二期以及靖江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目前兩個項目均已開工。
二、推進小區分類達標率
完成83個省級分類達標小區建設是泰州今年的目標。為確保目標實現,泰州成立專項督查小組,每周對各市(區)分類小區的設施投放、運行情況、宣傳引導等進行全面暗訪督查,定期通報、限期整改。
截至11月底,全市實際完成112個省級分類達標小區建設。在這些小區中,垃圾分類宣傳氛圍濃厚。每個小區均有分類專用宣傳欄,通過分類宣傳車、電子顯示屏、分類小廣播等方式對小區實施全方位分類宣傳,群眾知曉率和參與率、投放準確率逐漸提升,分類設施、收運車輛投放能滿足分類需求。據悉,今年共新增分類收集收運車輛800余輛。
泰州大力推行“兩定一撤”試點,目前已有49個小區實施到位,其中海陵區計劃286個小區在兩年內全面實現“兩定一撤”。
三、提升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
在建筑垃圾處理方面,泰州著眼“處置能力提升、資源合理配置、工作機制創新”,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首先是處置項目共建。泰興通過城投入股的方式,與相關公司共同建設,提升企業建筑垃圾處置能力。七里群村建筑垃圾處置項目建成后,由原來年處理建筑垃圾20萬噸提升至30萬噸。
其次是處置能力共享。結合當地建筑垃圾處理能力不均衡的現狀,泰州市城市管理局根據各地處置能力進行統籌協調,將靖江、興化的建筑垃圾,統一送至海陵區的處置點進行處置,并簽訂正式協議。
最后是處置資質前置。海陵區在拆遷項目招標中,將是否具有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資質作為硬性條件,鼓勵拆遷公司和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企業聯合投標、一并處置。
加強執法監管也是重要一環。泰州市城市管理局不斷加強對建筑垃圾產生、運輸、處置各個環節的動態監管,不放松任何一個環節,實現全過程管理。
今年年初以來,泰州共產生建筑垃圾24.49萬噸,規范化處置21.81萬噸,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達89%。